一十七張牌 作品

第230章 罄竹難書

    

“本王在悠州執掌多年,那裡早就在本王掌控之中!”“況且,讓太子前往悠州……本就是本王計劃中一環罷了!”聽到這話,楚蕭微微一怔,隨即看向賢王雙眼微微眯起。……計劃的一環?“哦?皇叔這是又有了什麼計劃?可否和我這個侄兒說說?”“也免得侄兒萬一不小心做了什麼,壞了皇叔的計劃啊~”此刻,楚蕭雖然端的一臉笑意,可語氣中卻透著一絲不滿。顯然,對於賢王之前刻意隱瞞和改動計劃,還是心有不滿。賢王當然聽出了楚蕭話裡...-

楚蕭心中有了計較,次日下朝後,就私下麵見了唐帝,然後就將秘藥獻給了唐帝。

一切也正如他所料,唐帝在命人試藥之後,發覺藥物無毒後就放心使用了。

而使用秘藥後的效果也非常顯著。

接連困擾唐帝的頭疾之症。立馬得到了緩解。

也正是因此,唐帝原本因為之前秋獵之事對楚蕭的不滿也一下消散了不少。

反而因為楚蕭獻藥一事,唐帝對他態度有了明顯的轉變。

楚蕭便趁機向唐帝表忠心,與張家撇清了關係。

唐帝聞言,轉念一想,賢王和張穆林叛亂之際,楚蕭並冇有參與進去。

甚至當時還差點被禁軍侍衛斬於劍下,於是唐帝心中對於楚蕭的懷疑也就降了下去。

最終,楚蕭心滿意足的離開了唐帝的養心殿。

然而,這一段小插曲,楚越卻並不知曉。

不過,他到是也冇有什麼時間去關注楚蕭的心思。

因為兩日過後,楚越就從唐帝那裡得到了訊息,真正的賢王回京了。

……

翌日,大唐皇宮,金鑾殿上。

隻見大殿之上,唐帝坐於最高位上,皇子們站於唐帝之下。

而最下方的大殿上,文武官員分列站立兩側。

隻是這一次,文臣的最前麵,屬於丞相的位置空缺了出來。

而平時跟隨張穆林張丞相的那些世家臣子們也越發沉默。

尤其是高家的高鬆大人,平日裡他可還是跟著張穆林蹦躂的最歡的一個。

可如今,每每上朝,他都愣是不敢多言,就怕唐帝想起他,一氣之下將他列為丞相謀逆一黨。

當然,有心虛的人,自然就有耿直的官員。

在眾人齊齊向上方的唐帝叩拜之後,很快吏部尚書海廉就出列,向唐帝恭敬的行了一禮。

“陛下,臣有本要奏!”

見到出列的是海廉,唐帝看向對方,聲音肅穆。

“海愛卿?你有何事要奏啊?”

“回陛下,眾所周知賢王與丞相張穆林,聯合嚴檜,掌控禁軍,意圖謀朝篡位!”

“不僅如此,期間他們甚至對著一國之君下毒,此舉簡直就是蔑視皇室,膽大包天!”

“還有齊斯齊大人,他隻是因為不屑與之為伍,竟然被賢王當場斬殺!”

“而之後那賢王為了達到目的,竟然還肆意在養心殿中殺害皇子。”

“根據統計,當日被其殺掉的皇子足足有十三人啊!”

說道這裡,海廉語氣沉重,臉上隱隱透著憤怒。

“如此種種行徑,簡直令人髮指!”

“謀逆,誅殺朝廷命官、謀害皇子……”

“陛下,這些罪行,其中隨便拎出來一條,都足以治賢王和張穆林死罪!”

“可是陛下,如今距離抓捕賢王和張穆林已經過去了整整七日!”

“此二人,所行所為,皆是人神共憤,所以臣今日再次懇求陛下能夠早日下決斷!”

說完,海廉就一撩官袍,朝著唐帝直挺挺的跪了下去。

而此言一出,在場的諸位大臣們紛紛讚同。

尤其是當日被困在皇宮中的那些大臣們。

他們可是親眼見證了賢王殺人不眨眼的修羅模樣。

不僅如此,他們還接連被賢王命人囚禁在宮殿中,過了數日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囚禁日子。

那種滋味,眾臣至今都無法忘懷,這叫他們如何不恨?!

賢王是皇親國戚,張穆林出自大唐第一世家又如何?!

他們在場的諸位,誰又不是世家出生,一出生富貴無雙?

就算是出生寒門的大臣們,他們也是大唐的子民,人家憑什麼要受這無妄之災的摧殘?!

“陛下,還大人說的冇有錯啊!”

很快就又有人站了出來說道。

“距離賢王和丞相謀反,已經過去了七日了。”

“陛下就算是再顧忌和賢王的兄弟之情,也不能枉顧大唐律法啊!”

“要不然……他們得不到應有的懲戒,反而會讓那些心懷不軌的異心之輩更加肆無忌憚!”

“還望殿下,早做決斷啊!”

說著,這名說話的大臣就也按著海廉的模樣,跪了下去。

有一就有二。

更不要說,這次賢王和丞相所做的事情,是真的惹了眾怒。

很快第三人就站了出來。

“臣兵部侍郎連城也懇請陛下,早日處決賢王和張穆林!”

“這二人所犯下的罪孽,可謂罄竹難書!”

“若書不處置了這二人,那已死的齊斯大人,還有那些無故枉死的皇子們,豈非要死不瞑目?!”

“是啊!還望陛下早日下旨,處決這兩個逆賊!”

“望陛下早日下旨懲處這二人,還眾人一個公道,還天下人一個公道!”

“……”

隨著眾人一聲聲話落,朝堂上的眾人就一個接著一個的跪了下去。

不過眨眼的功夫,殿內的大臣們就都朝著唐帝跪了下去。

而上方的楚越側頭看著下方烏泱泱跪倒在地的諸位大臣,不由眉毛一挑。

看到這一幕,楚越也不禁在心中感歎一句。

當真是風水輪流轉,報應不爽。

想當初,丞相張穆林在朝廷上,可謂是一呼百應,連唐帝都要禮讓三分。

可如今,丞相和賢王謀逆事一出,在座的諸位大臣齊齊跪拜,要求處死張穆林和賢王。

不知怎麼的,這一幕映在楚越的眼中,倒是和從前張穆林率領群臣當庭威逼唐帝就範的一幕奇妙般的融合。

隻是從前是丞相威逼唐帝,說到底是丞相的意願。

這一次,群臣集體要唐帝殺了張穆林,卻是眾臣一致的意願,是眾望所歸。

楚越知道,眾臣的這個反應正中唐帝的下懷。

果然,在看到眾臣一起下跪,齊齊要求殺死張穆林和賢王的時候,上位的唐帝眼中閃過一絲滿意。

下一刻,隻見他威嚴的目光緩緩掃過下方的眾人,隨即緩緩抬起右手。

“諸位愛卿,平身吧!”

“既然眾卿如此諫言,朕今日也隻能順應民意了!”

聽到唐帝的終於決定處置罪人,眾臣大喜過望。

“陛下英明——”

說罷,眾臣接連起身。

然而,就在這時,上位的唐帝又再度開口。

“不過,罪人朕不會姑息,但是若是有人平白受冤,朕以為也給還他一個清白纔是!”

“在朕正式下旨懲處張穆林和‘賢王’之前,朕也有一件事要告知諸位!”

說著,就見唐帝擊掌兩聲。

隨即,就見殿外一個侍衛扶著一個人麵容消瘦的男子緩緩走進了金鑾殿。

眾人扭頭定睛一看,頓時瞳孔一睜。

“咦?這不是……賢王嗎?!”

-出宮去了散心。而一直偽裝成太監的江伍也換了一身服飾,隨著楚蕭一同出了宮。楚蕭近來心中憋悶,也不喜去太熱鬨的地方,於是便刻意避開了鬨市,進入了一家較為偏僻但卻看著雅緻的茶樓中。而待二人進入了茶樓中,在茶樓內夥計立刻堆起笑容,幾步就迎了上來。“哎呦,二位客官,是要包間,還是在大堂入座?”夥計眼尖,誰主誰仆自然一眼就分辨了出來。這話也自然是向著楚蕭說的。然而,聞言楚蕭卻並未搭話,今日的他臉上也冇有維持一...